> 正文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奏响“三农”发展新乐章-pg麻将胡了模拟器

2022-05-10 08:06

来源标题: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奏响“三农”发展新乐章

随着无人插秧机底部的机械手臂不停翻转,翠绿的水稻秧苗齐整整地在肥沃的黑土地上安了家。一株株“个头”相当的秧苗,排成横平竖直的队伍,迎风展示着自己“壮实”的身体……这几天,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的各个农场,尽现水稻插秧的繁忙景象。而此时的华北麦区,一架架植保无人机均匀地喷洒出农药,在预防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为夏粮丰收打下基础。广袤田野上,一个个孕育着希望的春耕图景背后,是大国粮仓根基之稳,是农业农村气象之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

1.农业生产更高效 粮仓根基牢

前进、转向、掉头……5月7日上午,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数十台插秧机正“步伐”一致地紧张作业。这些庞然大物能做到步调统一,考验的并非是驾驶员,而是农技人员。因为它们都是无人插秧机,并且自带北斗导航系统。农技人员设定好路径后,只需轻轻按下手机上的启动键,这些无人插秧机便开始精准作业,场面震撼而壮观。

过去需要十几个人完成的水田插秧作业,现在只需一两个技术员便可完成,而且无人插秧机的效率是普通插秧机的数倍。“不仅有无人插秧机,建三江是无人化技术最先进的无人农场。我们给农场配套田间监控系统及传感器,时刻监测风向、风速、温湿度、气压、降雨量、土壤湿度、虫情、病害等信息,监控秧苗各生育环节长势,并通过智能化设备将数据上传到智慧农业‘云’平台,经过充分模拟与运算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科学的分析和种植方案。”在建三江分公司农业发展部部长李国俊看来,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大数据、云计算、5g、无人驾驶、北斗导航……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先进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慧、高效、绿色。

这是一串让人自豪的数字——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全国农场超过390万个;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提高近15个百分点;全国农机服务组织达19.5万个,2020年农机作业总面积达到70亿亩次,党的十八大以来分别累计增加2.8万个和14亿亩次;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到2021年,全国建成9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每亩产能提高10%~20%;全国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数量累计超5.8万个。

在一粒粒种子创造的奇迹中,在一块块耕地蕴藏的潜力中,在漫山撒种到设施农业的转变中,科技创新让农业提质增效迈出新步伐,不断夯实大国粮仓的根基。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2021年,我国粮食单产达387公斤/亩,比2015年增长16.8公斤/亩。水稻、小麦两大口粮自给率超过100%,玉米超过90%。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我国实现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2.颜值气质双提升 农村面貌新

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房屋,郁郁葱葱的树木,清澈见底的池塘……福建省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田园之美尽收眼底。近年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常见。形容村庄的标配词语,不再是满地泥泞、垃圾成堆,而是村容整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甚至精致优雅。

这一切,得益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各地区因地制宜、真抓实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曾经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1%,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实现100%通硬化路,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全国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9%。

“颜值”越来越高的同时,乡村的“气质”也不断提升。在农家书屋里读读书,在文化广场上跳跳舞,在文化礼堂里看看电影,早已成为许多村民的日常,村民的精气神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乡村治理更加智慧。在浙江省德清县五四村,“数字”成了赋能乡村治理的“法宝”。围绕乡村治理和服务,村里实现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实时监测、管理,并面向村民提供便民服务,精准推送11大类95小项基本公共服务,构建群众共享治理模式。

积分制、清单制、数字赋能等治理方式创新发展,文明乡风加快培育;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以党建引领创建乡村善治新模式;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农业遗迹等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种种新气象如春风拂面,让村民生活更加舒心安心,绘就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图景。

3.产业发展势头好 农民腰包鼓

立夏时节,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龙塘镇忠诚村被生态阔叶林环抱,高大的木荷、枫香等郁郁葱葱,山间,村民郭日新正忙着给栽种的草珊瑚锄草。

“以前守着大山过日子,收入微薄,想在山上刨食,难!”2015年,郭日新因非法砍伐林木被行政处罚,而今,他却发展起林下经济,在山林里种植了8亩中药材草珊瑚,走上了“不砍树、能致富”的道路。在忠诚村,像郭日新这样的村民越来越多,树荫下一丛丛绿油油的草珊瑚成为当地的“摇钱树”,鼓起村民的“钱袋子”。

近年来,忠诚村形成以草珊瑚和黄精等中草药种植为主的产业格局,中草药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预计总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带动群众致富。

这是近年来我国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乡村产业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落地,农业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横向拓展农业功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融合载体。2021年,累计培育80个产值超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0个产值超10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120个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创建367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乡村休闲旅游业提档升级——农文旅加快融合,创造了新需求。2021年,全年休闲农业营收预计超过7000亿元,比2015年增加2600亿元。

返乡入乡就业创业规模扩大——各地加大扶持力度,乡村产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2021年,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120万人,较2020年底增长110万人。

乡村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农民增收注入了动力。202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7年的2.71∶1缩小到2021年的2.5∶1。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1个百分点。

农民增收离不开产业兴旺,也离不开改革助力。目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已完成,全国共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约96万个,2020年向成员分红703.8亿元。2020年全国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6320.2亿元,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新的篇章正在绘就,大国“三农”新的乐章不断奏响。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陈晨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pg麻将胡了模拟器链接的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