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pg麻将胡了模拟器的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
科技创新的触角可以伸得多广?答案是无处不在。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曾在谈及北斗应用时称,在未来,北斗将会嵌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场景,甚至像水和空气一样不可或缺。
在过去10年,几乎每个人都在和科技创新发生着联系。对于喜欢追赶潮流的年轻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让他们拥有了外卖、共享单车和直播带货;对于身处抗疫一线的人们,疫苗、药物的研发是对抗新冠病毒的最佳武器和定心丸;对于广袤农村和煤炭工厂,5g和人工智能正在让它们穿上新装焕然一新;对于浪潮之巅的创新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应对大国博弈的立身之本……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2018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讲话字字千钧,对推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到党的十九大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过去10年,中国这艘巨轮的科技创新引擎不断升级,每一次升级都昭示着自立自强的决心: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调研,了解产业化的成果之后,他勉励大家,“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
这番嘱托极大地鼓舞了科研人员。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副研究员、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就在现场,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总书记帮助科研人员树立起强烈的创新责任和创新自信,当下整个时代,特别是处于大时代中的中国,迫切呼唤核心技术的到来。
米磊还给他所理解的核心技术起了个名字:硬科技。所谓“硬科技”,是指以光电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
“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应用大国,但在关键核心技术上还有相当多的不足,未来我们要掌握更多‘硬科技’,并将其真正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米磊说。
过去8年来,他所在的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产业化团队——中科创星探索出一条“硬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在他看来,这支源起于国家研究机构的产业化团队,就是要帮助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
“发展硬科技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原创技术。同时,硬科技又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和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米磊说,源源不断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原创性动力,是他们的奋斗目标。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2018年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这句话触动了很多科技工作者的心。
“总书记反复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们深有感触。”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副所长郝伟曾在重点型号研发任务中遇到“卡脖子”技术难题,近年来愈发感到科技领域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工作的必要性。
他告诉记者,我国仍有很多关键领域和产业核心技术亟待攻克,对这些“燃眉之急”,要尽快打通关键领域技术的堵点、断点,努力实现技术体系自主可控。
作为科技国家队,中科院从2018年开始新启动了计算系统、网络安全等先导科技专项,要求项目责任人立“军令状”,明确了“不申报奖励、不调动工作、不从事其他项目工作”的“三不”原则,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集中攻关。
“发展硬科技是一个国家强大起来的必经之路,科技创业也有望成为未来30年我国发展的一条主线。”米磊说。
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针对“卡脖子”问题一语点明症结所在:“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3所项目技术负责人宋春晖对此感触颇深。前不久,他所在的团队成功研制了国内最大面源黑体、光学模拟器等系列产品,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我国探月工程、战略预警工程、卫星载荷等重大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前,超大面源黑体在行业内属于亟待突破的关键标定设备,是受到限制的“卡脖子”难题。
“研究到了关键时刻,高精度的温控系统像拦路虎一样横在面前。”宋春晖说,该所空天光学计量测试中心成立“黑中逐光”党员突击队,这支平均年龄30岁的团队,经过了20次讨论会、30次小组论证,前后修改了40多个版本,反复摸索修改,最终确立设计方案。
这是国内外都未曾攻克的难题。宋春晖说,我国未来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青年科技工作者都憋着一股干劲,希望亲手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为产业和社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2020年11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当时仅33岁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严开祺,担任“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结构系统的副主任设计师。
任务成功一个月后,他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熟悉他的人知道,严开祺实至名归,他为“奋斗者”号总装集成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为实现“奋斗者”号关键技术国产化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固体浮力材料的研制过程中,科研团队一度面临缺少文献和经验借鉴的情况,主要依靠前期的技术积累和实践获取第一手数据,海试是重要的路径。严开祺多次主动勇担远赴南海进行海试的重任,历经海上恶劣的气候和高强度的工作,不断克服自身的恐惧及身体不适,首次取得我国乃至世界上固体浮力材料的海试试验数据。
2012年,“蛟龙”号突破7000米深潜纪录,2020年,“奋斗者”号突破万米载人深潜纪录,8年过去,中国科技工作者创造的不仅是深度上的纪录,更是从“国产化”到“国产”的壮举。
在这一领域率先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的,正是严开祺所在的团队。导师张敬杰研究员多次援引总书记的话勉励他,“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求不来。”如今,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选用国产浮力材料,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可以形成完整的深潜装备产业链。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虽九死其犹未悔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原始创新对于当下的中国都十分迫切。但要实现“从0到1”的突破,谈何容易,“从0到1”意味着从无到有,干前人没有干的事,提出新理论、开拓新方法。
“这就需要营造勇于探索、潜心专研、宽容失败的科研氛围,激发科研工作者的潜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告诉记者,做出更多“从0到1”的突破,需要建立科技创新容错免责机制。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科技创新的论述,不断激励着科技工作者。
近年来,激光时频传递和精密测量在国家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中,时间传递的精度影响着卫星定位导航的精度;如果北斗卫星之间的时频比对精度提升,那么卫星定位导航的精度便可以获得提升。未来进入光学守时时代,激光时频传递和精密测量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有这样一支博士团队,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2岁,多年来一直开展时频计量技术攻关。
作为团队唯一一名女同志,赵洋(化名)在飞秒激光时频传递技术研究最艰苦的阶段,日夜思索,愁得直掉头发。“这个项目实在是太难了!”她说,“从来没有做过的课题,细节不知道,指标达不到,只能一点点尝试。”
难度最大的是找到红外激光照射的位置,这可是个巧活儿。团队里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至少练了几百次才找到手感。他们每天用对讲机同步实施操作,在远端放置反射镜,通过调整反射镜的角度,大致找到激光光斑的位置。
谈到试验的艰苦岁月,团队负责人吴林(化名)由衷感慨道:“那段日子虽然很辛苦,但是我接触到了全新的学科领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收获非常大。在实验成功的那一刻,我们都异口同声地喊道:成了!成了!所有的努力没白费。”
这支年轻的团队深知,科技创新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关键技术的突破也非一朝一夕。而他们只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和广阔海域中勇闯科研“无人区”的一个缩影,在过去10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