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话题再次聚焦民生。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全国两会是一张扎扎实实的民生答卷,更是一份直抵民心的民生承诺。
如何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如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热点话题,代表、委员们积极履职,汇民声、聚民意、传民情;政府部门聚焦民生关切,精准回应百姓的“急难愁盼”。
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们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饭碗越端越稳、越吃越好。”在两会“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说,目前我国粮食供应总量是充裕的,人均粮食占有量483公斤,比去年增加了9公斤。
“加快建设高水平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表示,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十八年丰收,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我国粮食生产还面临不少困难,端牢中国人的饭碗还有隐患。他建议,应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整体布局,率先建设高水平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增加农业收入补贴力度,是实现农民稳定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举措。”针对农民收入长期偏低的问题,他建议,健全补贴制度,增加务农收入。
坚持人民至上价值观 落实落细“民生实事”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共同奋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我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真正把民生实事放在心上、落在实处。
“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倾听民意、问计民生,一件件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项,列入了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2021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目标是“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同时要“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一定要让广大农民有更多务工增收的渠道”。
养老是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建议,为农村留守老人做好健康安全、文化生活保障,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明确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考核指标,重点考核留守老人服务。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政府、学校和老师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黄震建议,学校应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移民搬迁政策改变了乡亲们的生活面貌。”
3月5日的两会“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讲述了自己从黄土地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故事:出生在宁夏西海固一个小山村的马慧娟,16岁初中毕业后辍学,移民搬迁政策让她和乡亲们走出了大山,迎来了改变命运的契机。如今她已经出了五本书,成为了一名农民作家。
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围绕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加强民生兜底保障和遇困群众救助”“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等一些列重点工作,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这也是代表委员们最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阜外医院主任医师敖虎山建议,建设高质量的乡村医疗保障体系。鼓励医疗领域高端人才告老还乡,助力乡村医疗能力建设;推广远程医疗手段,缩小城乡医疗水平差距。
关于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建议,把高等教育均衡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统筹考虑,建立教育部直属高校与中西部地方高校“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承载着百姓重托;为人民谋幸福,是两会永恒不变的主题。代表委员建言献策,把民生“小”事当成大事办好,将百姓的“急难愁盼”变成“满意答卷”。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征程上,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定力底气,坚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信心,踔厉奋发,必能再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