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启第二场“部长通道”,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接受记者的采访,回应社会各界关切。
王志刚第一位走上“部长通道”,正值三八国际妇女节,他向全国妇女同胞致以节日的问候,并介绍了科技研发在抗击疫情中的重要作用。肖亚庆、李国英分别从公众关心的6g部署研发、水旱灾害防御等方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把基础研究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谈到今年的重点工作时表示,基础研究、前沿探索是拓展科学的认知边疆,为技术创新提供源头活水,是基础性、前沿性、关键性的逻辑起点。我们把基础研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要让青年人有更多机会,为此科技部开辟了专门的青年科学家项目,让青年科学家能够早日有机会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一展身手,推动国家事业和个人成长共同进步。
去年,科技部和全国妇联一起发布了支持女性科学家投身科技工作的措施,让女性科学家在青年项目申请中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在谈到对企业尤其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时,王志刚表示,要鼓励企业聚集更多的人才,在产学研联盟中发挥牵头作用,带动更多的大学、科研院所及中小企业一起来搞创新。他同时强调:“对中小企业,重点是怎么能够在科技创新方面、在专门产品方面有自己的特长,通过科技创新能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新冠广谱药正在积极研发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科研人员开展了多项科研攻关。王志刚说,中国能够成功控制疫情,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我们始终坚持五大方向开展科研攻关,五个方向包括疫苗、药物、检测、动物模型和科学溯源”。
王志刚介绍,在疫苗方面,此前已有3个灭活疫苗、1个腺病毒载体疫苗附条件上市,今年又有1个重组蛋白疫苗附条件上市。另外,还有2条技术路线取得积极进展,一个是mrna疫苗,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另一个是dna疫苗,也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
在药物研发方面,1个中和抗体药已经附条件上市,还有3个小分子药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此外,还有一些中和抗体药、小分子药、中药,都在积极研发中,表现出很好的前景。
“现在病毒变异很多,一会儿是奥密克戎,一会儿是德尔塔。”王志刚说,正在积极研发广谱药应对新冠病毒。另外对于疫苗接种,他表示,通过鼻喷式、吸入式来接种疫苗也正在研究中,现在已有很好的进展。
在检测方面,王志刚透露,目前最快可在30分钟内完成样本检测,一个集成检测系统一天可以检测20万份样本,能力大大提高。
今年5g基站力争超200万座,提前谋划部署6g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介绍了5g发展相关情况。从建设规模来看,我国5g网络是世界最领先、最大规模的,基站总数已经超过了142.5万座,实际连接用户也超过了5亿。
肖亚庆表示,下一步还要在基站建设上进一步下功夫,今年力争超过200万座,打好网络基础。同时,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和丰富应用场景,方便公众的工作和生活。此外,鼓励更多的应用案例、应用场景、应用软件、应用实践不断涌现。
“在发展5g的同时,要考虑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演进方向、演进技术路线,为下一代通信技术6g的发展提前谋划,提前做好部署,这是5g发展的成果,也是5g未来发展的延续。”肖亚庆说。
今年将再培育3000家以上国家级“小巨头”企业
近年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备受关注。肖亚庆介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成果非常丰硕,从去年数据来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中小企业的比例虽然不高,但是营收增速、利润率和发明专利成果占有量都分别达到了规上工业中小企业的2.2倍、1.4倍和3.4倍。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扩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规模,在已有基础上,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增加数量。”肖亚庆指出,今年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准备再培育3000家以上,带动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以上,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不断壮大。
他还表示,中小企业占企业总量中的绝大多数,4800多万家企业中,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我们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政策、创造的环境,要扩大到广大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从而支撑工业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初步研判今年汛期我国北部、南部发生洪水可能性较大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部长通道”上解答了公众非常关心的防洪问题。
他介绍说,我国地理气候条件特殊,降雨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由此带来的水旱灾害多发频发重发,这是自古以来中国的基本水情。去年,长江、黄河、海河流域漳卫河、嫩江、松花江、黑龙江、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相继发生洪水,特别是进入秋季,黄河中下游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秋汛。与此同时,珠江流域特别是东江、韩江流域发生了6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来水量减少七成以上,珠江三角洲城乡居民供水安全受到严峻挑战。
面对严峻汛情、旱情,李国英提到,要坚定目标、坚持“四预”(即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坚守防线。
数据统计,2021年,全国共有4347座次大中型水库投入拦洪运用,拦蓄洪水量累计达1390亿立方米,全国有11座国家蓄滞洪区投入分洪运用,分蓄洪水量13.28亿立方米。通过防洪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的共同作用,全国减淹城镇1494个次,减淹耕地2534万亩,避免人员转移1525万人,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珠江流域6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构筑起当地、近地、远地供水保障三道防线,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梯次补充径流,抑制咸潮上溯,确保了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城乡居民的供水安全。
今年的汛情会怎么样?李国英表示,水利部努力将“防”的关口前移,对今年汛期,特别是6-8月份的汛情进行了初步的趋势性研判。
研判的结果为:我国北部、南部发生洪水的可能性较大,北部大于南部,中部地区发生干旱的可能性较大。从流域来看,北部,嫩江、松花江、黑龙江,海河流域中北部水系,黄河中游干流及支流泾河、汾河等河流有可能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南部,长江上游、珠江流域西江、东南沿海诸河有可能发生区域性洪水。中部,长江中游、汉江下游有可能发生区域性干旱。水利部将对今年汛期的汛情进行滚动分析研判预测,并及时衔接相应的应对准备工作。
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保障国家水安全
在谈到国家水网重大工程项目时,李国英表示,我国的基本水情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由此带来水旱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是以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水安全保障。
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重点是把握好“纲、目、结”三要素的谋篇布局。所谓“纲”,主要是指大江大河大湖自然水系、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排水通道,这也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所谓“目”,主要是指区域性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供水渠道。所谓“结”,主要是指具有控制性地位、具有控制性功能的水资源调蓄工程。
通过“纲、目、结”三要素的科学布局、建设和完善,建成后的国家水网应具备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功能作用。